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。这描绘了教师对工作的无私奉献,以及不求回报的高尚道德情操。 所以尊敬教师不仅是一种礼仪,更是一种品德。尊敬师长是指对教育自己的老师、长辈或上级领导等人表示敬重和敬意,不论是在言语上或行为上都应该体现出尊敬的态度。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。那么作为学生该如何弘扬“尊师敬长”这一传统美德呢?
学生们要牢记教师的辛勤付出,严守礼仪,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。老师们的辛勤劳动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,尤其在临近期末这一段时间,每位老师都是想尽办法梳理期末综合试卷的考点,绞尽脑汁在每个单元或每个章节中找出他们关联点,使每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更明确,同时给学生渗透这一学科的思想和解题方法,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所以学生们要虚心学习,认真倾听老师的每一节课,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,积极参与课堂讨论,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教诲。这样才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。
从前大家把教师尊称为先生。从古代的帝王将相到杨时程门立雪,都会对先生礼让三分。古代拜师是要举行仪式的,而且庄严隆重,目的在于激发弟子对文化修养的渴求,增强先生的责任心,同时更是树立先生的权威。 今年10月下旬,我们八年级组参与学校组织研学之旅,所去之地是开封翰园碑林。在体验研学之旅时,景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:在翰园中,学生穿上汉服在仰圣山前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,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。我们在仰圣山前聆听专业老师讲解面对不同身份的人要行不同的礼。当面对长者或者长辈我们要行天一礼。当学生学会这个仪式,讲解老师特别安排学生给自己的老师行礼,从而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重。
尊敬老师是人之为人的底线。尊敬老师和孝敬父母一样,体现的是个人品行和感恩心态。对自己的老师心怀感恩,学生才会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,从而激发自己更加努力,争取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。如何了解学生是否对自己的老师心怀一颗滚烫的感恩之心呢?一方面在于老师的引导,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;另一方面可以通过“老师,我想对你说”这种类型的活动直观地展示出来。
尊师敬长,弘扬传统美德是每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。学生们应该从自身做起,从点滴小事做起,积极践行这一美好品德,同时把尊敬师长当成一种习惯。